黔茅酒和大家一起领略下史上最早借酒浇愁的情诗-贵州茅台黔茅酒业集团

您的位置: 首页>>资讯动态>>酒文化
黔茅酒和大家一起领略下史上最早借酒浇愁的情诗
作者:黔茅酒 来源:黔茅酒业 点击:41 发布日期: 2023-02-28
信息摘要:
在中国文学史上,诗与酒具有不解之缘,而诗酒之结合乃肇始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。诗经里的酒,有血有肉,上得庙堂,下得村旁,前世今生悉数道来,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。其中一首《卷耳》,是借酒抒怀,寄托情感的酒诗。《卷耳》,写一位妇女对远行在外的丈夫深切思念之情。同时,丈夫攀过高山崎岖,马儿疲倦不已,只...


在中国文学史上,诗与酒具有不解之缘,而诗酒之结合乃肇始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。诗经里的酒,有血有肉,上得庙堂,下得村旁,前世今生悉数道来,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

其中一首《卷耳》,是借酒抒怀,寄托情感的酒诗。

《卷耳》,写一位妇对远行在外的丈夫深切思念之情。同时,夫攀过高山崎岖,马儿疲倦不已,只好姑且斟满酒,寄托离愁与忧思,思念家中的妻子。

360截图16210604674796.jpg

    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嗟我怀人,置彼周行。

    陟彼崔嵬,我马虺隤。我姑酌彼金罍,维以不永怀。

    陟彼高冈,我马玄黄。我姑酌彼兕觥,维以不永伤。

    陟彼砠矣,我马瘏矣,我仆痡矣,云何吁矣。

   卷耳:苍耳,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

译文:

    采呀采呀采卷耳,半天不满一小筐。

    我啊想念心上人,菜筐弃在大路旁。

    攀那高高土石山,马儿足疲神颓丧。

    且先斟满金壶酒,慰我离思与忧伤。

    登上高高山脊梁,马儿腿软已迷茫。

    且先斟满大杯酒,免我心中长悲伤。

    艰难攀登乱石冈,马儿累坏倒一旁,

    仆人精疲力又竭,无奈愁思聚心上!

 图片1.png

   《卷耳》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。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。

    诗分四章。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;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。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,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。

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,“不盈顷筐”的卷耳被弃在“周行”——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。顺着女子的呼唤,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;对应着“周行”,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。一、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。

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,带有变化的复沓是《诗经》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,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,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,开拓补充了意境,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。

 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,但与二、三章相差很大。这类《诗经》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,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,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。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,增强表演的效果。

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。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:诗人用了“崔嵬”“高冈”“砠”等词语。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:诗人用了“虺隤”“玄黄”“瘏矣”等词语。

而描摹山、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。“我姑酌彼金罍”“我姑酌彼兕觥”,以酒浇愁,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。

 这是以借酒忘优来写忧思之深这种欲说还休的抒发忧愁的手法,使我们想起了曹操的《短歌行》:“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,惟有 杜康”;也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名句“抽刀断水水更 流,举杯浇愁愁更愁”。 

全国服务热线

400-996-1935